close


我們的旅館離耶路撒冷古城不遠,這一代稱為東耶路撒冷,
本來屬於約旦的土地,以色列在六日戰爭後佔領此處,不過一直都有爭議,
從地圖上看耶路撒冷這邊有條虛線的國界,住在此處的也多為阿拉伯人。


旅館大廳,有附自助式早餐,好評~


照片中就是耶路撒冷的舊城城牆,
耶路撒冷這個翻譯是從希伯來文Yerushaláyim來的,
依聖經中所述,西元前一千年,由大衛王率領以色列人打敗了本來住於此處的耶布斯人,
佔領此地後改名為Yerushaláyim,
至此之後,耶路撒冷在歷史進程裡漸成為宗教中心,
猶太君王在此建立第一、第二聖殿,目前還遺留聖殿墻壁遺址,在猶太人心目中是無與倫比的聖地,
而聖經新約中紀載,耶穌在此地佈道、受難而後重生,自然也是基督教徒朝聖之地,
在古蘭經中記載,先知穆罕默德一日晚上被大天使帶至此地,並在此登上七重天,被稱為夜行登霄,
讓耶路撒冷也成為伊斯蘭教裡僅次於麥加、麥地那之後的第三聖城。





古城周圍有好幾個門可以進出,照片中是希律門,
這是古城裡最晚興建的門,得名於希律王,
根據紀載希律王是位暴君,為了權位殺害很多人,
但他也是猶太裔君王中最致力於建設的君王,其中包括最重要第二聖殿的擴建。




古城中的路都很小條,大部分景點徒步都可以到,
希律門進來後是穆斯林區,古城裡分成四個區,當然沒有比較特別的界線啦,
只是相通信仰的人聚集的地方。












耶路撒冷作為三教聖城,古城中有許許多多的古蹟和宗教景點,
對這個有興趣的可以多安排一兩天在古城裡參觀,
可惜我的旅伴對這個沒太大興趣,所以耶路撒冷安排的時間不多,
如果對亞伯拉罕諸教有些許認識的,就會很嚮往這個地方<--像小任XD
既然待的時間不多,只好來看大家都會看的景點,首先就是苦路十四站,
這個是指耶穌在被定罪後到被釘上十字架、下葬這段路程,
而所謂的"站點"是被定義耶穌有停下來的地方
照片中是第一站,這是耶穌被定罪的地方,不過現在這個地方仍是學校,一般時間不會開放的,
另外一提的是,原本耶穌被定罪時走的台階被搬到羅馬去了,
就是之前曾介紹過的聖老楞佐至聖堂裡的聖階。


第二站就在第一站斜對面,這裡有個門,進來有個小廣場,
這裡有兩間禮拜堂,照片裡的叫作譴責教堂,耶穌是在此處背上十字架。


進門後的左邊是荊冕堂,又稱為鞭苔堂,據說是耶穌被鞭打的地方。














苦路大多會有這種圓形銅牌說這是第幾站,第二站就掛在鞭苔堂靠外邊道路的牆上。






耶穌揹著十字架步行到自己被行刑的地方,第三站是這段過程裡耶穌第一次跌倒的地方,就是照片中央地板不太一樣的地方。


第三站旁也有個小禮拜堂,禮拜堂門楣上有耶穌背十字架跌倒的雕刻。


教堂裡的雕刻。




第四站是耶穌母親瑪莉亞見耶穌的地方,跟第三站是連在一起的,
現在稱為聖母痛苦教堂。



教堂門口有瑪麗亞握著耶穌手的雕刻。


這是第五站,有位名為西滿(又譯為西門)的人經過此處,被士兵強迫代耶穌背了一段十字架,
現在也有座小禮拜堂。


小禮拜堂中有代背十字架的雕刻。


小禮拜堂旁牆上有個老舊的石塊,傳說耶穌扶在在這牆上時留下了手印的地方。








這是第六站,一位名為薇若妮卡的少女在此用一手絹替耶穌擦汗,
傳說耶穌的面容就留在這手絹上了,這手絹現正保存在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中。


第六站現在是座修女院,自然是不會開放參觀的。


一直前行就可以看到第七站,這是耶穌第二次跌倒的地方,現在也有座小禮拜堂,
在耶穌那個年代,這裡已經就算是城外了。


小禮拜堂內部的樣子。


第八站在第七站旁的小路一直前行,跟第九站之後是叉開的,
耶路撒冷的女子見耶穌受苦而哭泣,
耶穌在此停下轉頭對她說不應為他而哭泣,應為自己和自己的子女而哭,
現在這邊是一座東正教教堂。


轉回第七站的叉路上,繼續往第九站,在古代這裡是個小坡,現在是有階梯的。


第九站是耶穌第三次跌倒的地方,至此所有要走的站點都已經走完了,
接下來第十站到第十四站都在同一個地方。




這邊是蘇丹修道院,是近代才修建的,算是接下來要參觀聖墓教堂的屋頂。


聖墓教堂要從旁邊的小門走下去。




這個小門可以通往聖墓教堂,跟昨天聖誕教堂的門有得拚。








眼前就是聖墓教堂,這裡是耶路撒冷古城很著名的景點和朝聖地,所以人潮眾多,
苦路第十站就是照片右邊圓頂的建築,這是耶穌被剝去衣服的地方,現在是法蘭克小教堂。




聖墓教堂前廣場周遭的樣子。


從第十一站到第十四站都在聖墓教堂裡,進去看看吧。




進入教堂後右轉上樓,因為這裡在耶穌那個年代是一個小坡地,事後才在這裡建教堂,
照片中是第十一站,耶穌在此被釘上十字架。






這裡人太多,排隊參觀只好亂拍天花板各種裝飾。


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馬賽克壁畫。








苦路第十二站是耶穌十字架被立起來的地方。




當初的小山坡還有保留下來,透過地板的玻璃可以看到。


信徒會爬進這桌下,應該就是十字架立起來的地點。


人太多了,小任這種觀光客趕快鑽出來,別阻礙真正要朝聖的人。






走回一樓,教堂一進來的地方是第十三站,耶穌死後被卸下來塗膏的地方,
這邊有塊白石頭,稱為膏抹石,耶穌屍身就是放在這上面作下葬前處理的,
很多信徒都會親吻或是清掃這個石頭。




膏抹石上方的吊燈。


膏抹石背後的馬賽克壁畫。






繞到教堂後方來,這邊有個建在教堂裡的小教堂,就是苦路最終站--聖墓,
耶穌在此地下葬和重生,是基督信仰最重要的地方。




聖墓排隊的人繞了一整圈,小任看了就放棄了XD










聖墓前方的十字軍小教堂人少,很安靜。




小教堂的芎頂壁畫。
















聖墓教堂還有個地下室,走下來看看。


聖墓教堂的地下室稱之為聖海倫娜小教堂,
這是以君士坦丁之母海倫娜為名的教堂,因為在此地挖出三個十字架,
她稱為真十字架,斷言此處為耶穌受難地,所以才有現在的聖墓教堂。


聖海倫娜一般的形象就如照片中那樣,一個抱著大十字架的女子。










走出聖墓教堂,繼續在古城裡漫步,只是越來越熱了XD




這是耶路撒冷裡另一個有名的景點--哭牆,又稱為西牆,
在希伯來聖經中記載,所羅門王在西元前960年建了第一聖殿,前580年毀於巴比倫王國之手,
之後波斯帝國消滅了巴比倫王國,波斯帝國居魯士二世及大流士一世准許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重建聖殿,
重建後的聖殿稱為第二聖殿,西元前19年,大希律王擴大第二聖殿的規模,
不過在西元70年時,羅馬將軍提圖斯攻陷耶路撒冷,摧毀了第二聖殿,也帶走了聖殿中的聖物,
只遺留西面的牆壁,就是現在看到的西牆,因為這邊代表了猶太人所受的苦難,見到牆壁都會流下淚來,所以稱為哭牆,
哭牆後面就是聖殿山。


哭牆所在的廣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只准男子進入,另一邊是給女生的,可別走錯啦。


對小任來說沒有宗教情感,僅有對於兩千年前建築的讚嘆與遺憾而已。


照片右邊的空中走廊是通往聖殿山的。






哭牆廣場的樣子,這邊可以前往聖殿山,
要上聖殿山有好幾個通道,但因為宗教因素,
大部分通道只准某個教派的人通過,而哭牆廣場上是唯一一個可以讓遊客上聖殿山的通道,
不過有日期和時間的限制,星期五、六不給一般的遊客上聖殿山,
這天是禮拜四,小任沒有上聖殿山因此就錯過了,成為了這次旅行最大的遺憾,
來耶路撒冷的人得注意一下各景點有開放的時間。






這邊可以看到聖殿山上的圓頂清真寺。


本來想走出舊城找吃的,沒想到舊城外相當空曠XD




走了一段後不得以又繞回舊城裡。


這是錫安門,耶路撒冷舊城的南門,門外還有大衛王的墓,不過旅伴沒一個想去看XD




中餐隨便找的韓式餐廳。


味道還行...不過量真的太少了,又非常貴....= =


旅伴都回去休息了,剩小任在古城亂晃。








舊城東邊是新城,街道比較乾淨,看起來也比較現代化。












傍晚時會合旅伴再出門逛逛,這是舊城外的咖啡店,小任在這邊買了咖啡豆回家泡泡看,
他們會在咖啡加入荳蔻,不過我沒買那種版本的XD




這是舊城的大馬士革門。


舊城外的"我愛耶路撒冷"藝術裝置。


來新城找晚餐。


也有輕軌。






不得不說以色列消費真的高,繞來繞去都找不到便宜的餐廳XD






最後還是走到旅館附近的吃路邊攤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小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