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尼波山後是個更著名的地方啦,這裡稱為"約旦河外伯大尼",
其實應該是"約旦河外,伯大尼",約旦河外很好理解,伯大尼是指未熟無花果之家,也可以是悲慘之家、苦難者之家,
這裡自古以來就是洗禮之處,而相傳耶穌基督就是在此受洗,所以讓此地在三世紀後成為了著名的聖地,
2015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員。


這裡已經是以(巴)約邊界,所以可以感覺出這裡管制是比較嚴格的,
我們只能把車停在外邊,進去是要專車接送還有專屬的導遊,
票價也是不太便宜的12塊,換算台幣要500了,但作為一個著名的地方,既然都來了還是去看看~


此地區的地圖...還真復古XD


除了有管制哨,也可以不時看到持槍軍人,讓人感覺有種肅殺的氣氛,
基本上參觀都有導遊帶領依固定的路線前進,不能亂跑。


底下這個小水溝就是約旦河的一部份...
約旦河全長約兩百五十公里,發源於黎巴嫩及敘利亞,最後注入死海,
其實以前約旦河沒這麼小條的,但因為此地乾旱,約旦河珍貴的水資源成為周邊各國爭執的重心之一,
各國也競築水壩,使的約旦河90%的水資源都被利用,所以現在看到的約旦河河道縮小很多,
連帶河水注入的死海也跟著縮小,也造成周遭原本的生態環境被破壞,
這種河流流經多個國家的多多少少都會有類似的紛爭,
像是尼羅河,因為上游衣索比亞建造水壩,造成下游的埃及、蘇丹等都在抗議。


可以看見數個教堂,照片中這個等等會經過,但其他大多都不能去。


這裡就是最著名的耶穌洗禮地啦,後來有人在此地建了教堂,
不過現在不只看不到河水,連教堂也只剩下遺跡。


新約聖經約翰福音中有提及施洗者約翰在約旦河外的伯大尼為耶穌基督洗禮,
當然約旦河有東岸西岸,到底真實地點在哪邊還是經過了多番的考究,
最後由許多獨立考古團體認定耶穌洗禮處是在東岸,而天主教羅馬教廷也認可這個結果,
其實就洗禮而言,河岸兩邊都可以洗禮,但世界遺產只將這個所謂的"約旦河外伯大尼"限定在東岸,
這點自然是讓巴勒斯坦有點不滿,不過約旦河西岸長久以來就是爭議之地,
現在名義上是巴勒斯坦的土地,實際上卻是以色列的軍事佔領區,
看了些歷史覺得這部份真的很複雜,又有很多種族國家宗教的糾葛,其實也很難理的清楚。






古代洗禮處的馬賽克畫。














耶穌洗禮的馬賽克鑲嵌畫。


教堂遺跡。


這是河畔新蓋的東正教教堂。




來去看看現代人洗禮的地方吧。




這條小河就是約旦河,河岸的另一端就是西岸地區,
名義上是巴勒斯坦的土地,但現在實際上由以色列控制,從這邊也可以看到以色列的國旗。


小任大多都拍對岸的情景,對岸以色列看起來建物現代化許多,約旦這邊就走復古風。


很多人直接浸在水裡做洗禮,拍照時隔壁有個女子裝了罐約旦河的河水,還有看到直接撈水起來喝下去的,
看到河水這麼混濁,小任喝了之後肯定要拉一個禮拜的肚子XD


所謂的聖地在小任這種無神論者來說自然是沒太大的悸動,
即使做為一個富歷史文化的景點,個人感覺還是沒有看一些宏偉建築的那種讚嘆,
看到河岸兩端分屬不同的國家,想到此地永無止境的紛爭,心中更多是種莫名的感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蔡小任 的頭像
    蔡小任

    It's My Life

    蔡小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