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點的時候歡會門才會打開,讓遊客進入首里城。
琉球城跟之前在日本本土看到的城都長的不太一樣,當然也沒有個高高的天守,
嚴格說來琉球城堡會比較偏向中式的風格,這跟琉球王國古代跟中國交流頻繁有關。
歡會門是進入首里城的第一道正門,取這樣的名字主要是當時琉球王國歡迎中國冊封使到來,
別名阿馬赫御門,阿馬赫是琉球語,代表歡喜迎接的意思,漢語來說就是歡會二字,所以這門是這個名字。
歡會門下的石獅,左右各一隻,稱為"西薩",是鎮邪之物。
從歡會門看出去,右手邊那個是園比屋武御嶽石門,更前方那個是守禮門。
整座首里城基本上已經毀於二戰時的琉球戰役,因為當時日軍在首里城下挖掘坑道並設置指揮所,
所以被美軍列為轟炸重點目標,最後在美艦密西西比號的砲轟下完全摧毀;
現在看到的首里城都是重建過後的樣子,後續就不再特別說明了。
歡會門的背後,我是剛開門進來的第一批遊客,晚一點這走道就會是一堆人啦。
歡會門之後是第二道門"瑞泉門",瑞泉二自是吉祥之泉的意思,源自於此門下方的泉水"龍樋",
門的兩邊有冊封七碑,碑上的文字主要稱讚這龍樋泉水的美好。
瑞泉門往西看過去的樣子,左邊的是久慶門。
來看看龍樋,位於瑞泉門的右下方,這泉水當時是提供給城中的人使用,也會讓來訪的冊封使喝這泉中之水。
冊封七碑其中三塊,從左至右分別是"靈脈流芬"、"玉漱泉飛"、"源遠流長"。
瑞泉門的門牌。
瑞泉門下的石獅。
通過瑞泉門後是漏刻門,漏刻指的就是"水鐘",原因就是城門上的塔樓設有水槽計算時間,而後以擊鼓的方式報時,
它還另外一個名字是"下轎門",古琉球王國大臣來到此門前都會下轎用步行前往王宮,表示對國王的敬意。
通過漏刻門後會來到個小廣場,左邊的是入城後第三道門廣福門,廣場上另外設有日影台和萬國津梁之鐘。
廣福門是廣行福之意,門的左右兩邊原本都是各有其功能的衙門,左手邊是大與座,主要排解士卒間的財產糾紛,
右手邊的是寺社座,就跟名字一樣主要是管理寺廟佛閣的機關。
廣福門前廣場上的日影台,跟漏刻一樣也是計時的工具,古琉球王國先用日影台得知正午及前後之時刻,
然後再以漏刻計算更精確的時間。
這是萬國津梁之鐘和供屋,萬國津梁意思為"世界之橋樑",顯示當時琉球王國是日本與中國間的交易橋樑,
現在首里城這個鐘是複製品,真正的鐘收藏在縣立博物館裡。
從廣福門前廣場往下看,照片裡近一點的是久慶門,遠一點的是歡會門。
這邊也可以看到奔馳中的單軌電車。
打鳥。
通過廣福門後又是一個小廣場,稱之為下之御庭,
這邊有幾個建築物,分別是系圖座與用物座、首里森御嶽及奉神門,
要進入內庭的門票要在廣福門下右邊售票處購買。
系圖座與用物座屋頂在整修,古代這是兩個機構,系圖座是管理士族家譜和編寫歷史的,而用物座是管理城內和朝貢的用品,
晚一點這邊會有琉球傳統歌舞的表演,前方帳棚會搭起來讓觀光客坐著觀賞(上一張照片左邊的樣子)。
這是首里森御嶽,首里森是首里城的別名,這是設於城內的御嶽,
國王要到城外的寺廟前會先在此御嶽祈禱,圍牆內種的是榕樹和山棕。
從廣場另一邊的道路出去是京之內還有西邊展望台,之後再來介紹,小任還沒那麼快就要出去。
最後一個建築物是奉神門,這門之前都可以免費參觀,但通過此門後就要收費囉,下篇再帶大家來參觀^^
公告版位
本BLOG的照片皆為個人拍攝,無營利作用,只是作分享介紹,但若有侵犯到個人隱私、肖像權或是著作權的,請先通知版主,我在看到後會立刻取下或是刪除。另外這邊的照片上面我不另外打字,若要張貼在他處可以,但還請告知一下,單要下載就自便啦~~謝謝。
注意注意!!想要照片原檔(大圖)的,請說明用途與用處,考慮過後小任大多會雙手奉上,並請於本格文章PO出兩天內索取。
本blog的電影海報全出自於http://www.truemovie.com/,大家可以去逛逛這個很棒的中文電影介紹網^^
- Feb 23 Mon 2015 12:09
2015沖繩旅行之七--從歡會門到奉神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