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教條2於2009年發售,它是這整個刺客教條系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相比各方面都很陽春的一代,這個二代改進了相當多的東西,成為實際好玩的"遊戲",
還一連發售兩個同樣主角的續作,分別是兄弟會和啟示錄,
前兩部場景在義大利,啟示錄則是發生在土耳其,
剛好這些地方小任也都去過,所以也可以來發表一下真實場景了,
在這不能出國的日子裡就玩玩遊戲看看照片解解饞,
刺客教條2裡的場景主要有兩個,分別是佛羅倫斯和威尼斯,
其中還有個路過的小鎮...反正也不是主要場景,我也沒去過,就忘了它吧XD
佛羅倫斯作為主角一開始的遊戲場景,在歷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此地有相當多的歷史建築,
這座城市的歷史大家就去看看維基百科或是玩遊戲來體驗,
小弟就不再這方面掉書包了(要講可真的有一長串),快進入正題~
說到佛羅倫斯的標地性建築,那肯定就是聖母百花大教堂,
遊戲裡有把教堂的氣勢給營造出來。
第一次來佛羅倫斯的旅人必看景點絕對是聖母百花大教堂,沒有之一,
小任住在佛羅倫斯這幾天,清晨都會散步到這邊,
其實它的外觀比起其他看過的教堂並不會太突出,但總覺得它有股特殊的魅力,
它位於一個小廣場上,廣角17mm依然裝不太下全部教堂包含隔壁的鐘樓,
聖母百花大教堂又稱為佛羅倫斯主教堂、聖母百花聖殿等等,
於13世紀末開始建造,但完工已經是140年後的事情了,
而教堂完成後更成為了佛羅倫斯市議會所在地。
百花大教堂旁的鐘塔高85公尺,但它其實比教堂的穹頂還矮了一截。
要參觀大教堂最好是提前預約,否則會跟小任一樣,要排兩個小時的隊...
其實要參觀義大利的景點最好都這麼作,不然都是排隊排到天荒地老的下場。
遊戲中可以進入百花大教堂裡探險拿寶物。
排了好久的隊終於可以進來參觀了。
百花教堂比起其他義大利許多知名大教堂來說,裝飾算是滿樸素的,
沒有那種一進來就讓人眼花撩亂的感覺。
百花大教堂最為知名的就是它的八角形穹頂,也是遊戲裡寶藏最後的所在地,
穹頂算是滿常見的,百花大教堂的穹頂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早的,
但它為什麼知名?原因在於它的建築難度更高於早前的穹頂,
比方說之前在伊斯坦堡看到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穹頂就有厚厚的邊牆來平衡環向應力,
而百花大教堂的穹頂卻只有相對薄弱的八角形邊牆,這個設計的實踐在將近半個世紀間都是以倒塌收場,
甚至有人曾斷言這個穹頂是絕對建不起來的,後來這個難題被佛羅倫斯的建築師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所克服。
至於這個建築學的解法太過深奧,請恕小任無法解釋其中道理XD
照片裡穹頂壁畫是16世紀畫家喬爾喬·瓦薩里的作品"末日審判"。
百花大教堂夜景。
百花大教堂前還有個很重要的建築遊戲裡沒有作出來,不知道是甚麼原因,
變成只有這樣一個小噴泉。
百花大教堂現實裡它前面有這樣一個洗禮堂,
洗禮堂的歷史比大教堂更加悠久,早在9世紀就有此建築,現在看到是11世紀改建後的模樣,
早期佛羅倫斯的孩童都是在此受洗的,包括著名詩人但丁。
洗禮堂的銅門,它是吉貝爾第的作品,銅門上刻劃聖經故事,
吉貝爾蒂是文藝復興時期初的雕刻家,為了製作此洗禮堂的銅門,開辦了一個大型的作坊,
也培養出許多有名的藝術家,而這銅門被後來的米開朗基羅譽為是"天國之門"。
介紹很多百花大教堂,來看看其他景點吧,這是新聖母大殿。
新聖母大殿位於新聖母廣場上,這廣場就在佛羅倫斯車站附近,
步行就可以到了,這個廣場形成在13~14世紀,
而新聖母大殿歷史比廣場更早了些,
它最早是建在9世紀時聖母祈禱所的地基上,
13世紀中後開始重建,完成於14世紀中,所以名字有個"新"字。
這是美第奇小聖堂的穹頂。
美第奇家族是佛羅倫斯歷史中不得不提的家族,
這個家族非常有名,在15世紀到18世紀歐陸史占著相當重要的位置,
在15世紀中創立,到18世紀家族絕裔為止,總共誕生了四位教宗、多名佛羅倫斯統治者、還有其他歐洲王室成員,
現在看到許多佛羅倫斯的建築都是美第奇家族遺留下來的,包括烏菲茲美術館、比提宮等等;
這個家族的政治實力讓15世紀中後期的佛羅倫斯成了樂土,
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於藝術家慷慨贊助,成就了文藝復興史上的黃金時期,
包括達文西在內的許多藝術家都曾受到美第奇家族的贊助,這些被贊助者中最重要的就是米開朗基羅,
他也為美第奇家族留下許多建築和藝術品,美第奇小聖堂其中一部分就是米開朗基羅的作品。
其實美第奇小聖堂僅是佛羅倫斯聖老楞佐聖殿的附屬建築,這芎頂有點像是百花大教堂芎頂的縮小版,
聖老楞佐聖殿教堂本身很樸素的,個人也沒去看,而這座華麗的小聖堂反而更像是主要建築,
因為美第奇小聖堂是美第奇家族專用的,所以投入的心血與花費跟教堂是不同等級。
這個小聖堂擁有相當華麗的穹頂壁畫。
美第奇小聖堂的祭衣間相當有名,因為它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
照片中的雕塑作品"清晨與黃昏"也是米開朗基羅之手。
領主廣場。
領主廣場是很多遊客聚集的點,這廣場有許多雕塑作品,
照片裡是科西莫一世騎馬雕像,出自佛羅倫斯雕塑家詹波隆那之手,
科西莫一世是16世紀中的佛羅倫斯公爵,是能幹的統治者,這座雕像是他的兒子為了紀念他而立的。
領主廣場上的主要建築是佛羅倫斯舊宮殿,
遊戲主角開頭會來這邊看被囚禁的父親。
佛羅倫斯舊宮殿建於15世紀末,現在內部大多是博物館,
但也有實際的行政機構,包括市長辦公室和市議會,
內部的五百人大廳相當知名,湯姆漢克斯電影"地獄"裡有出現過喔,
時間不夠這邊就沒進去參觀了(實際上是不知道要怎麼進去XD)
傭兵涼廊就在領主廣場的側邊。
傭兵涼廊這個建築建於14世紀中,現在這邊放置很多雕塑作品,很多人在這邊乘涼。
橫跨阿諾河的老橋。
老橋完成於14世紀中,遊戲中橋上都是商店,
現實當中也是如此,早期是肉舖,直到16世紀末美第奇大公禁止在此賣肉,
現在則是許多的紀念品和珠寶專賣店,
它也是連接舊宮和彼提宮的聯通道路。
老橋的外觀。
阿諾河南岸的彼提宮。
彼提宮,也翻作碧提宮,是由美第奇家族的競爭對手皮蒂家族在15世紀中所建,
但這座宮殿卻在16世紀中被美第奇家族的柯西默一世買下,
至此之後到20世紀初都是佛羅倫斯統治者的官邸,
1919年薩伏依王朝將此宮殿捐獻給義大利人民,作為美術館對外開放,
分為宮殿和花園兩部分,是個別售票的喔。
佛羅倫斯其實還有很多其他景點,不過還是礙於時間關係都沒好好去走走看看,
有機會到這邊玩的,可以安排個兩三天以上,畢竟一些美術館就可以看上大半天了,
當然...看到後來有點審美疲乏就是了XD
接下來介紹威尼斯吧~
威尼斯作為遊戲中第二大場景也是有很多可以逛的地方和歷史建築,
雖然商業氣息較重,個人還滿喜歡這個地方的,
另外島上禁止各式自動車輛,基本上到哪邊幾乎都是要徒步喔,
或者是搭乘水上運輸工具。
里奧多聖雅各伯教堂。
這座教堂建於11世紀末到12世紀中,
傳統上它被認為是威尼斯最古老的教堂。
說起威尼斯的地標建築,那肯定少不了里奧托橋了,遊戲裡的年代好像還沒建好。
側面看。
里奧托橋建於16世紀末,是威尼斯大運河上最古老的橋,
12世紀最先是建了一座浮橋,後來浮橋周邊的里奧托市集發展起來,
人流增加後在13世紀中改建為木橋,不過木橋較為脆弱,又需要常維護,
15世紀和16世紀初這座木橋都有倒塌過,才催生了這座以石頭為材料的橋,
新石橋的設計者為威尼斯人安東尼奧達彭特,他的新橋設計計畫從許多競爭者脫穎而出,
這些競爭者裡還包括相當知名的米開朗基羅,而這種拱門樣式的橋身也被批評撐不了多久就會坍塌,
但後來結果證明了這座橋屹立了四百多年,成了威尼斯的象徵之一。
現在這座橋上也是一堆紀念品和珠寶商店。
聖方濟會榮耀聖母聖殿。
聖方濟會榮耀聖母聖殿是威尼斯的大型教堂,位階是次級宗座聖殿,最早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中,
一直到14世紀初才完全建成,它的鐘樓完成於14世紀末,也是威尼斯第二高的鐘樓,僅次於聖馬可教堂的鐘樓。
聖馬可廣場和聖馬可教堂。
聖馬可教堂全名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最初建於西元九世紀,當時還是總督府的臨時性建築,
用來存放威尼斯商人從埃及亞歷山卓偷運來的聖馬可遺骨,後來才有真正的教堂出現,
現在看到的教堂雛形是在11世紀末完成的,當然跟其他教堂一樣多年來它也經過很多次的整改,
在教堂興建初期,當時拜占庭的建築風格盛行,教堂上方五個芎頂都是早期的設計,
屋頂許多尖塔都是12~15世紀增設的,當時流行的是歌德式風格,所以這座教堂融合了兩個時期的建築風格,
進教堂參觀也是要排隊,不過沒有排百花大教堂那麼誇張,裡面不允許拍照,
教堂參觀本身免費,不過上二樓還有看聖馬可遺骨的就要另外付費囉。
遊戲裡的教堂大門貼圖並沒有還原,這點滿可惜的,
可能是礙於版權還是甚麼的吧。
教堂大門上的馬賽克貼畫實際是這個樣子的。
教堂正門上方這四尊是聖馬可之馬也相當值得一提,使用銅鑄,它們的歷史其實比教堂還久遠的多,
甚至比用來命名教堂的聖馬可更古老,據考證是西元"前"4世紀希臘雕塑家的作品,原本雙輪戰車雕塑的一部分,
拜占庭帝國時期被運到君士坦丁堡,後來十字軍東征時期才被威尼斯公爵丹多洛搬到威尼斯,在他死後50年才安裝在教堂正面上,
18世紀末法國拿破崙橫掃歐洲,威尼斯也是被他所征服的區塊,聖馬可之馬也被劫掠至巴黎,
曾安置在巴黎凱旋門之下,1813年拿破崙失勢被逼退位,1815年滑鐵盧之役兵敗,聖馬可之馬也在同年回到了威尼斯,
上個世紀的80年代,因為空氣汙染嚴重的關係,真正的銅馬被搬至聖殿內展出,照片裡的是複製品,
其實不只銅馬,聖馬可教堂還有很多裝飾品年代都比教堂本身更久遠,
這座教堂的存在也說明了當時威尼斯共和國的強盛及海上貿易繁榮。
聖馬可教堂的鐘樓。
這座鐘樓位於面對教堂右手邊,歷史可以追溯到九世紀,它的前身是碼頭瞭望塔,
這座鐘塔命運多舛,曾經倒塌又重建,最近一次是在二十世紀初的1902年,
10年後重建完成,並加強內部結構,避免再度倒塌,樣式是依循16世紀末重建過後的樣子。
聖馬可廣場上還有個知名建築--聖馬可鐘樓。
聖馬可時鐘塔位於聖馬可教堂左側,它是15世紀末的建物。
時鐘塔的時鐘是24小時制,內盤是黃道12宮的星座。
時鐘塔最上方有銅鐘和機械人,會在整點時敲鐘。
遊戲中的聖馬可廣場好像小小一個,但實際上這個廣場滿大的。
威尼斯總督宮,鄰近聖馬可教堂。
總督宮初建於14世紀初,之後常是威尼斯的行政中心,
16世紀遭遇火災,現在是重建過後的樣貌。
總督宮旁有兩根柱子。
實際裡的樣子,它們稱為聖馬可和聖托達洛柱,
其中聖馬可的代表就是威尼斯獅子,它是這個城市的象徵,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喔。
麥稈橋位於總督宮的右手邊。
麥稈橋建於14世紀初,得名於此處曾經停泊裝滿桔稈的船隻。
在麥稈橋上可以拍到總督宮的嘆息橋,這座橋在遊戲裡的年代還沒興建,
它是連接總督宮和監獄的橋樑,
古代犯人在定罪後會走過這橋進到監獄,這橋因為每每走過的犯人發出嘆息聲因而得名。
這張照片是從嘆息橋裡面往麥稈橋方向拍的,
古代犯人走過這橋是看到自由世界的最後一眼。
斯拉夫人堤岸
斯拉夫人堤岸得名於一位來自達爾馬提亞(現克羅埃西亞)的商人,
這堤岸以前是很繁榮的港口,而如今也是很熱鬧的,不過商人船員變成了一群群的觀光客。
遊戲裡很多地方其實個人也都沒去過,就沒能放上來了,
威尼斯的景點也相當多,各地教堂都很值得一看,
近年來威尼斯常遭受水患之苦,加上大量的遊客到訪,
讓很多當地居民因為不堪其擾而搬出威尼斯,當地也不時組織相關的抗議活動,
現在威尼斯街上看到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外地遊客,本地人已經不多了,
就連餐廳商店裡的服務人員或老闆也多是外地人,
當然這種觀光業與平常居民生活環境相互衝突的情形也不少見,
只能說威尼斯盛名太響亮了吧~
觀光業對於義大利絕對是重中之重,畢竟坐擁成堆的古蹟和知名藝術品,世界遺產數量居世界國家之冠,
說甚麼也不能把觀光客趕出去,但近年有許多管制的措施,避免觀光客不守規矩搞亂旅遊環境,
像是某些區域不能飲食或是邊走邊吃,罰責都很嚴重,
威尼斯也開始實施收進城費的措施了,但我想以威尼斯的魅力,即使收進城費也阻止不了觀光客想進城一探究竟吧~。
公告版位
本BLOG的照片皆為個人拍攝,無營利作用,只是作分享介紹,但若有侵犯到個人隱私、肖像權或是著作權的,請先通知版主,我在看到後會立刻取下或是刪除。另外這邊的照片上面我不另外打字,若要張貼在他處可以,但還請告知一下,單要下載就自便啦~~謝謝。
注意注意!!想要照片原檔(大圖)的,請說明用途與用處,考慮過後小任大多會雙手奉上,並請於本格文章PO出兩天內索取。
本blog的電影海報全出自於http://www.truemovie.com/,大家可以去逛逛這個很棒的中文電影介紹網^^
- Jul 04 Sun 2021 14:30
刺客教條2裡的真實場景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