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起來望望窗外,雨下得不小,看來今天都得忍受這個天氣了,
伊茲密爾就只在這邊住一晚,印象不怎麼深刻,不過土耳其都市中比較現代化的部分倒是跟台灣有點像,
就連高樓還是公寓建築也多有騎樓,這點是我認為最相似的地方。


昨天晚上填的早餐菜單看起來好像很高級,結果送來的時候有點傻眼,就這樣而已@@!
(另外還有一杯果汁和普通都會有的麵包)


雖然早餐寒酸了些,但這旅館給我的整體感覺不差,至少房間夠大夠舒服。


今天開始自駕行程的第一天,要先往南到塞爾丘克去,一路上旅伴放了首歌--帶你去旅行,
為啥放這歌?已經多年沒啥聽流行歌曲的小任自然不認識現在的歌手,
來自對岸的旅伴解開小任這個疑惑:因為這首歌裡面的台詞有句"我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嘛~
哇,還有這麼應景的歌喔@@


土耳其公路還滿順暢的,一路上倒是沒啥阻礙,看著GOOGLE地圖也能安然開到目的地。


這天的首個行程是以弗所,這是個很值得介紹的景點,位於塞爾丘克西方約兩公里處。


40塊的門票可以看很久~


以弗所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是西元前一千五百年一個叫做艾爾薩瓦的王國首都,
不過距離現在太過遙遠,早也沒當時的遺跡留存,
另外有個傳說是在西元前一千年,當時的雅典愛奧尼亞王子因為多利安人(古希臘部族之一)入侵得尋找一個更安全的住所,
神諭只告訴他三個東西:魚、火與野豬,接著這王子度過愛琴海抵達了以弗所附近的海灘,在煮捕來的魚時,魚居然跳出鍋子,並把柴火都打翻了,
結果不慎引燃了附近的森林造成大火,因為火焰炙熱,許多動物奔出了森林,其中就包括了一隻野豬,
王子看到這個情景認為此地應驗了神諭,所以下決心要在此地建城,這段建城史還刻在以弗所神廟的裝飾上。
現在看到的遺跡多是在古羅馬共和國時期所遺留下來的,但在西元前一百多年羅馬正式統治以弗所之前,以弗所已經多次遭遇戰亂,
羅馬奧古斯都大帝將以弗所定為小亞細亞的首府,使之成為當時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大城市,人口數曾多達25萬人,
之後以弗所賴以為生的港口因泥沙淤積,在疏濬無效下港口封閉,七世紀的一場地震震壞了部分建築,
種種一切都讓這個城市的地位漸漸下降,土耳其人在11世紀入主此地時已經變成一座小村莊,
之後曾有短暫繁榮過,但在15世紀時這座城市已經被徹底放棄。
以弗所也曾有一座亞底米(月亮女神,羅馬神話為黛安娜,希臘神話為阿緹蜜斯)神廟相當有名氣,這神廟因接連毀損經歷過兩次重建,
公元前三世紀最後一次重建後,神廟規模浩大更勝以往,有人將之列名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這個世界七大奇蹟是前兩世紀的拜占庭人所排,當時人們對於"世界"的概念僅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現在奇蹟中僅留存埃及的金字塔,其餘皆毀)
這座神廟在西元三世紀時哥德人入侵時被破壞,目前只剩下非常少的遺跡留存。
以弗所在2015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它是世上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希臘羅馬城市,
目前所看到也不是古代以弗所的全部,仍有大部分都埋在地下,要完全發掘出來得要更久的時光吧。


以弗所最主要的景點之一就是照片中的大劇場啦~等再來去看看。


前面這對散落的石頭這塊區域在官方標示上寫Theatre Gymnasium,意思就是劇院體育館,
不過這個名稱很含糊,到底是劇院還是體育館啊XD


在劇院體育館對面散落著許多石棺。




這石棺上的雕刻很細緻,不過保存比較好、雕刻更精美的石棺都被放到博物館去。


這是海港大街,位於大劇場正前方,古代正式名稱為阿卡迪亞大道,由拜占庭皇帝阿卡迪亞所修築,
當時以弗所已經逐漸走下坡,他想透過修築這個大道讓以弗所再度繁榮起來,
一到晚上那些柱子都會點燈,徹夜通明,是當時以弗所最富麗堂皇的街道,但最後成果有限,仍不敵港口淤塞帶來的落寞;
古代繁榮景象其實不太好想像的出來,在這雨天更顯淒涼了,
海港大街長不過百來公尺,但現今的海岸線已經是在六公里外,
可見泥沙淤積的很嚴重,讓古代人不得不放棄這個城市。








進來去看看大劇場吧。


大劇場是在希臘化時期便存在的建築,羅馬人入主後有進行重建,
這個劇場最多可以容納兩萬五千人,歷史學家便以這座劇場的容納量乘以10倍估算出以弗所最多人口有25萬人,
但也有人認為這樣的估算方法不正確,指出以弗所的城市邊界來看沒辦法容納這麼多人口。


這個劇場是依山垇而築,這是屬於希臘式的劇場建法,
建築風格整體而言跟羅馬式的很像,但有個很大的差異,之後有到羅馬式的劇場再來說說有甚麼不同囉。


古代觀眾就是坐在這上面看戲的。





站到比較高的地方看海港大街。






以前的表演者在這邊表演,話語聲可以讓全劇場的觀眾聽到,
雖然劇場有特殊設計過,但我想表演者的肺活量也要很夠吧。








劇場前的大理石街道。



劇場的對面街道旁就是下層廣場,主要當市集使用。




走下來看看。










這市集周圍備有柱子的廊道所包圍著。






















大理石街道走到底右手邊就是以弗所遺跡中最有名的塞爾蘇斯圖書館啦,
昨日在伊茲密爾機場看到的裝飾品實體就在這裡。


這座圖書館建成於西元二世紀,是為了紀念塞爾蘇斯這位曾經統治小亞細亞的執政官,由他的兒子所興建,而塞爾蘇斯本人也被葬於圖書館的西側,
圖書館本身毀於在十世紀時的一場地震,現在看到的這個門面是近代復原的,可以看到柱子有修補的地方。


圖書館外的石碑。




圖書館門面下方有四個壁龕,分別放置代表四種美德的女神雕像,照片這個是代表"學識",
不過現在此地看到的女神雕像是複製品,真品放在奧地利維亞納的以弗所博物館中,
但為甚麼沒有放在土耳其的博物館呢?原來這個圖書館是由奧地利的考古研究所所修復的。


牆柱上的雕刻也很細緻。


這是代表仁慈的女神。




這尊代表的是智慧。




考慮到它是西元二世紀的建築,讓人覺得很了不起。




圖書館內部,當時這座圖書館可以容納一萬兩千個卷軸,是當代的大型圖書館之一。




圖書館右邊這座稱為奧古斯都門,是為了紀念奧古斯都皇帝所建,這座門通往剛剛看過的市集。






圖書館對面是妓院,依現在的眼光來看,
把這個建築物擺在圖書館對面超奇怪的XD


說真的,完全看不出妓院的樣子XDDD










過了圖書館左拐要走這個上坡道,稱為庫瑞提斯之路,這條路原本兩旁有很多石像的。


左手邊第一個建築就是公共廁所。




這一排就是古代的馬桶,可以看到這是沒隔間的,邊上廁所還可以邊聊天聯絡感情XDXD




這隻肥貓坐在古代公廁裡不知道在沉思啥。










公廁對面有個用用塑膠屋頂搭起來的地方,這邊是是露臺屋,這邊有七座古代的民家,
裡面有些壁畫,大概是怕雨淋濕損壞,所以另外搭個屋頂保護,不過要另外購票才能夠參觀,
小任沒進去看,現在想來有點可惜,下次再來看吧。


這個是哈德良神廟,門面裝飾得很華麗,這座是為了獻給羅馬五賢君之一的哈德良而建。


神殿有兩道門,第一道門上刻的是幸運女神提喀,船員和商人都相當信奉這個神明,這位女神常以頭戴金冠的形象出現,
門後還有刻著以弗所的建城故事浮雕(火、魚、野豬那個),可惜現在不讓人走進去看的。


第二道門上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蛇髮梅杜莎,會被裝飾在門上有嚇阻邪靈的用意。






哈德良神廟後放的是羅馬浴場。








浴場附近方有個小平台可以往下眺望。



















這座是圖拉真噴泉,同樣為紀念五賢君之一的圖拉真所建,這個噴泉原本是個兩層建築,圍成ㄇ字形的樣子,噴泉在中央。




另外原本有個圖拉真的立像,泉水由這立像下方溢出,當然現在早也都消失了。




回頭往下看看~


庫瑞提斯之路的盡頭就是這海克力士之門,海克力士是希臘神話中有名的大力士,他的雕像就雕在兩旁的門柱上,
這門其實並不寬,主要的用意是不讓馬車進入庫瑞提斯之路。








通過海克力士之門後會來到一個小廣場,稱為圖密善廣場,會這麼命名是因為廣場南端有間圖密善神廟,
照片中的建築是一座稱為Hydreon的噴泉。


莫密烏斯紀念碑位於Hydreon噴泉的後方,這是由蘇拉的孫子莫密烏斯所興建以紀念他的祖父,
蘇拉是羅馬著名的將領,曾平定了以弗所發生叛亂,所以這邊有他的紀念碑。




廣場周邊還可以看到這個勝利女神像,聞名全球的NIKE標誌就是出自於這個雕像喔,
就是在女神左邊裙襬的部分,有看出來嗎?


前方的是圖密善神廟。


圖密善是為羅馬暴君,他迫害基督教徒,曾將聖約翰(寫啟示錄那位)放逐,也把自己的姪子處死--因為他對基督教有興趣,
雖然生前圖密善為自己建廟立碑,但在他死後當地民眾便將此廟夷為平地。


圖密善神廟旁的建築也是座噴泉,名為坡里歐,這噴泉裝飾華麗,不過一些上面的雕像已經被移往以弗所博物館展出了,
當時這座城市的水利系統頗為發達,噴泉的水也會溢出,有清洗街道的功效。






圖密善廣場後是上層市集,市集周遭還有幾座建築物。






這也是個噴泉,又被稱為水宮。


市集南方的走道。




這又是另外一個噴泉。








上層市集的廣場。


走到上層市集就表示快到尾端啦,這邊也有一個出入口,同樣立著世界遺產的標誌。


除了買票進來的主要地區外,地圖右上角還有兩個景點有時間也可以去看看,分別是海街浴室和競技場,
不過我們這次都沒有去。


這邊的出入口還有展示以弗所的復原模型。


另一個角度。


原本的市集所在地現在是一片荒蕪,這市集中央原本還有座伊西斯的神廟,
伊西斯是埃及神話中受歡迎的女神,但在這邊怎麼會有埃及神明的廟?
原因在於以弗所和亞歷山大港彼此間有通航,
所以這邊也會有埃及人來往,
在這邊建伊西斯的神廟有可能是向埃及人展現以弗所對於宗教信仰的寬容吧。





上層市集北方還有幾個建築物值得介紹的,這是間浴室,位於古城的出入口,
在古代的人們會利用此地在灌洗完後再進城,另外它也是一個社交的場所。



這裡主要是商人聚集的地方,也有安置官員處理商人間的糾紛。




這邊有個小一號的大劇場,建置也都很像,它主要是當音樂廳使用的,小規小也是可以容納五千多名觀眾。


我覺得這個音樂廳好像沒有到可以裝五千個人,一千就擠滿了吧,
但也有可能大部分座位都毀壞的關係,看起來就沒那麼大了。


音樂廳門口上有個基督教徒進入以弗所後留下的痕跡。


音樂廳旁是赫斯提亞神廟,赫斯提亞是希臘神話中的灶神,當然這個灶神跟中國傳統的灶神不大相同,比較接近是家庭的守護神,
傳說她是宙斯的大姊,在奧林帕斯十二神中輩分最高,同時也是三大處女神之一(另外兩位分別是雅典娜和阿緹蜜絲),
關於她的傳說卻很少,大概也是因為這位神祉作風比較低調,但赫斯提亞卻很受大眾歡迎,畢竟是家庭守護神,
赫斯提亞祭壇上供俸著不滅的聖火,維護聖火的是六位女祭司,她們必須要保持童貞達30年之久。




這邊都是原本市集外圍的有柱廊道。


廊道的末端可以往下看剛剛走過的圖密善廣場和庫瑞提斯之路。


要折回去啦~


到處都有貓...


剛剛在入口附近還有個景點差點錯過~來去看看。


在這邊還有個瑪莉教堂,這是第一座獻給聖母瑪利亞的教堂,不過現在已經面目全非,
不過還是可以從留下來的遺跡看出這是一座很大的教堂,常有兩百公尺。




這座教堂建於西元五世紀,其實以弗所這個地方和基督教也頗有淵源:
1.西元60年耶穌的弟子保羅在羅馬監獄寫給以弗所基督徒的書信,後來成為新約聖經中的篇章,就是以弗所書,
而在更早的時候保羅就有在以弗所傳教,讓一些人追隨並信仰基督,
只是因為他抨擊了當時大多數以弗所人崇拜偶像的信仰而被逐出以弗所。
2.耶穌的母親瑪利亞晚年到她死去都是住在以弗所,而她的故居就位於這片古城廢墟南邊七公里處,現在也是個觀光景點。
3.耶穌的另一位弟子約翰也是在以弗所傳教並故去,他安葬的地方在三百年後蓋了間小教堂,
後來查士丁尼大帝將這座小教堂重建成更大的教堂,14世紀土耳其人佔領以弗所後被改為清真寺,
不久後就毀於一場地震,現在這教堂遺跡是在塞爾丘克的市區內。


這座教堂也曾經召開基督教第三次大公會議,稱為以弗所公會議,
大公會議主要目的是在表決、討論、教理事務還有爭端等,而也會因為會議結果還演變成派系的分裂,
以弗所公會議主要是因為討論瑪麗亞的神性而召開,會議結果肯定了瑪麗亞為天主之母的身分,
而當時持反對意見的人被革除教會職務,因而分裂出東方亞述教會,就是歷史課本中學到曾流行於秦代的"景教"。

















以弗所除了古城遺跡外,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去看的,像是剛剛提到的聖約翰教堂和聖母瑪利亞之家,
另外還有其他的古蹟,也有一座以弗所博物館,喜愛文化遺跡的旅客會在這邊多待上一天,
但我們就是當成中途站,之後要前往下一個城市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小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