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曼谷大皇宮,接著前往下一個景點臥佛寺,臥佛寺在地圖上看來就在大皇宮隔壁,
但因為兩個景點的出入口在相對位置上,所以要繞遠路過去,不是這邊後門出口出去就可以到另一個地方的入口,
不太容易迷路啦,就沿著大皇宮的圍牆走就好;天空中還飄著細雨,拿相機也很不方便~
路口有個碑,不過不知道代表啥意思。
對街的是市神神壇,不知道代表曼谷的神是...?
這是泰國的國防部喔,就在曼谷大皇宮的對面。
不知道是啥建築,其實這一路上有很多博物館還有公家機關,建築都還滿漂亮的。
終於走到臥佛寺了,臥佛寺全稱為帕徹獨彭皇家大寺院,
拉瑪一世在建造大皇宮時將曼谷的一座古廟波他覽寺奉為皇家寺院,
1783年開始擴建,直到1788年竣工,也將之改名,之後又進行了一次為期16年的大整修,慢慢的成為現在的樣子。
整個臥佛寺的導覽圖。
臥佛寺入口還有內部的邊門都有放這種中國風的雕像,
簡介上是稱之為"中國石娃",其實它們原本的用途是放在船艙中保佑航行順利,
後來被放在廟宇中當作裝飾,也可以看做廟宇的門衛。
臥佛寺中的分堂寺院不少,小任也看不了太多,其實從早走到現在真是又累又餓,
也沒帶東西來吃,早知道就帶點零食出門,可以撐比較久。
臥佛寺中有很多這種佛塔,上面都鑲滿了各色瓷磚,挺漂亮的。
這叫考莫,臥佛寺中的一處假山,上面有些隱士雕像,
這假山和雕像其實它們是有代表意義的,各種姿勢其實是印度瑜珈,可以治癒小病,
假山上的植物代表各式藥草,可配合印度瑜珈使用,達到各種治癒的效果。
從上面的導覽圖可以發現,整座臥佛寺分為東西兩部分,
東邊是一整座大的寺廟,被四面圍牆包圍,
而這四面圍牆的中央又各有一座佛堂,構成了一個類似方形準星的幾何圖形。
這是位於南面的佛堂。
這佛堂中的叫做成功佛,描繪佛陀第一次佈道的佛像。
臥佛寺中有大大小小百個的佛塔。
圍牆邊一整排的佛像。
中國風的石塔。
這是臥佛寺東側的主要寺廟--帕烏缽蘇,又稱為戒堂。
帕烏缽蘇內部的樣子。
帕烏缽蘇的主佛像,稱之為神造佛,意思就是由神建造的佛像,
當然它是不是神造的佛像不得而知,但它的歷史比臥佛寺要久倒是真的,
它是由拉瑪一世在臥佛寺建成前由他寺迎回,這佛像描繪的是沉思冥想狀。
神造佛的底座。
帕烏缽蘇內部柱子上的畫,應該很少人會仔細看這個吧~
帕烏缽蘇的內部壁畫。
這是東禮堂的羅格納佛,這佛像做了個禁止的姿勢,其實這佛像是代表一個故事,
傳說佛陀在得道後四處說法,有位國王在佛陀說法完離開後想念佛陀,便造了個檀香佛像代表佛陀,
當佛陀回來後,這檀香佛像居然走下座位,表示要將座位讓給真正的佛陀,但佛陀做了這個姿勢,表示這佛像不需要這麼作。
東禮堂的羅格納佛後邊還有個摩羅毗柴佛,代表佛陀在菩提樹下頓悟的形象。
北邊和西邊的佛堂小任就沒去看了,大概肚子餓到東西南北搞不清楚了~
臥佛寺中的西拉杰康大佛塔,分別是紀念拉瑪一世到四世的佛塔。
這佛塔鑲滿了磁磚,看起來相當的華麗。
這石娃還挺有西洋風的。
臥佛寺西側最主要的就是臥佛啦,進來去看看吧。
這臥佛像使用磚塊和灰泥建成,之後再上漆及鍍金處理,總長46公尺,高15公尺,
這邊拍攝的空間較為狹窄,要不是廣角鏡,這根本裝不下吧~
寺中的壁畫。
握佛像的背後。
臥佛寺中還有些地方沒參觀到~請恕小任已經累了,只想快點找東西來吃,
腳是還能走,但就肚子餓到發慌很難受,打道回府吧Orz
公告版位
本BLOG的照片皆為個人拍攝,無營利作用,只是作分享介紹,但若有侵犯到個人隱私、肖像權或是著作權的,請先通知版主,我在看到後會立刻取下或是刪除。另外這邊的照片上面我不另外打字,若要張貼在他處可以,但還請告知一下,單要下載就自便啦~~謝謝。
注意注意!!想要照片原檔(大圖)的,請說明用途與用處,考慮過後小任大多會雙手奉上,並請於本格文章PO出兩天內索取。
本blog的電影海報全出自於http://www.truemovie.com/,大家可以去逛逛這個很棒的中文電影介紹網^^
- Jan 03 Sun 2016 09:11
2015泰國曼谷遊之十九--臥佛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