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安娜霍茲接受自己音樂教授的派遣,
去幫一個音樂家做抄譜的工作,
她作夢也沒想到,自己工作的對象,
竟是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

這部電影虛構貝多芬在世的最後三年時光,
他在一位從學院派來不經世事的年輕女孩幫助下,
完成了第九號交響曲,
並於1824年在維也納卡特納托劇院首演,
這首交響曲獨特的部份是在於器樂(樂器)與聲樂(人聲)的完美結合,
說起快樂頌,大家一定都會有印象,
國小的音樂課都有教過,"青天高高、白雲飄飄,太陽當空在微笑..."這首,
頒獎典禮上面也常常聽到,
這便是第九號交響曲裡第四樂章最後一段,
歌詞部份則取自1785年由德國詩人席勒的詩歌作品,
這首曲子也成為歐盟的盟歌。
當然啦,延續我對於古典音樂的無力,
音樂的部份我懂得也不是很多,
專注於電影劇情的部份吧,
雖然是虛構故事,但同為創作一部藝術作品的電影,
"快樂頌"就遠比"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2003)"更有生命力,
本片英文片名是Copying Beethoven,
除了明示女主角抄譜的工作外,
也顯示她在貝多芬手下工作是想成為偉大音樂家的決心,
但貝多芬片末也對她說道:世界上需要的是妳,而不是兩個貝多芬。
指導女主角創作並非是抄襲,而是表現完全表示心靈的音樂。
指揮家與樂團,或是音樂交融神情的確讓人陶醉,
再進而一種發自由衷的尊敬與感動,
電影中貝多芬說:音樂是上帝與人類溝通的語言,
想想的確正是如此,
再怎麼完美的文章、詩句,又或是我最喜愛的電影作品,
都沒有一首契合心靈的音樂那麼容易打動人心。

這部電影原來我還以為只在台北上映,
沒想到是以地區輪流上映的方式,
本月才在高雄的戲院見到其芳蹤,
比較誇張的是在該戲院居然沒見到本片宣傳海報與看板,
我和同學看的是晚上九點四十五分的場次,
如同我預料般的,觀眾僅才十個人左右,
只怕這類電影在本地上演的機會是越來越少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小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